2)第80章 跪下,我要骑马_玉谋不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诸多建议切中弊害。

  今日的是第三场清谈,也唯有今天才有了传统清谈的样子,议论的主题是: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

  一些敏锐的学子已经从中看出来年的恩科侧重方向了。

  顾玉暗自思索,看似普通的论题,其实当中的“四方贤才”四字大有文章。

  为何要招延贤才?

  因为朝中无人可用。

  为何无人可用?

  因为满朝文武皆出身世家,勾连纵横,让圣上手下无一可用之人。

  明明是举贤才的策论,她从中闻到了肃杀感。

  在21世纪的华国历史上,每当皇权集中,势必浮尸万里。

  最典型的例子是《红楼梦》,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如烈火烹油,可是大厦倾覆,不过一夜之间。

  这还是轻的。

  明朝初期的胡惟庸案,朱元璋为了皇权集中,前后共诛杀三万余人。

  现在的大禹朝表面上海晏河清,圣上爱惜羽毛,不会做出第二个“胡惟庸案”,但是贾王史薛的结局必在圣上的计划之中。

  顾家也是世家。

  虽然已经衰落,但是为了避免被波及,要好好筹谋。

  她要做的,就是在圣上集权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清醒,顺势而为。

  若有机会,顺势而上,成为圣上大刀阔斧改革下,主动献上去的那把刀。

  这条路很险,但是能一步登天。

  眼下,这些学子是圣上的第一步棋,也是她的第一步棋。

  她穿插在学子中央,留意有哪些可用之才。

  她的名声在学子间已经打响了,走到哪里都有人热情地打招呼,她没摆贵族的架子,因此获得了了无数赞扬。

  或真或假,倒也不必细究。

  苏仲甫迎面走来,见到她眼睛明显一亮。

  两人走到一起,苏仲甫道:“今日的议题乃是圣上亲自出的,真是让人心生感叹。”

  顾玉一笑:“苏县令这是在感叹生不逢时?”

  苏仲甫道:“怎么会,我本不是在朝堂上搅动风云的料,能在江南当好一父母官足矣。”

  顾玉心里知道苏仲甫这脑子不是当大官的料,还是道:“苏县令何必妄自菲薄,若没有苏县令的推波助澜,圣上也没这么快下定决心改制科举。”

  苏仲甫摇摇头:“都是顾世子的功劳。否则以我匹夫之勇,还不知要酿成什么大祸。”

  顾玉回头看了眼学子们,他们个个侃侃而谈,似乎下一刻就能鱼跃龙门。

  顾玉道:“苏县令,朝堂要变天了,你说,这些学子是幸还是不幸?”

  苏县令关键时候又犯起来迷糊:“科举改制后,只会更加公平,且明年重开恩科,对他们来说,自然是大幸。”

  顾玉勾起嘴角:“苏县令说得对。”

  只是她能嗅到的肃杀,其他世家会嗅不到吗?

  那些世家真的会让人圣上培植自己的势力吗?

  只怕这些学子,会成为圣上和世家博弈的第一批牺牲品。

  改制后的第一场恩科,越公平,世家会越警惕,反扑的动作也会越强烈。

  希望圣上已经准备好了,不至于让这些小白鼠刚跃龙门,就被世家踩死在脚下。

  一个小吏一脸着急赶来,小声道:“世子,出事了。”

  见苏仲甫在这儿,那小吏不敢声张,附在她耳边道:“郑源朗死了”

  顾玉瞳孔一缩,迅速看向正在学子间讲学的郑大儒。

  另一个小吏正往郑大儒那边去,她立刻对苏仲甫道:“苏县令,劳您在这里维持好学子间的秩序,我有些急事要处理,告辞。”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