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曾玉裳真的优越吗_重生纺织厂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俱全,还有几分看头。”

  一边说着,曾玉裳微微动了动身子,调整了一下坐姿,藤椅上悄然弹起一根藤,漏出一个小小的窟窿来。

  何小曼心中一动。这窟窿似乎已经有些年头,从断头的颜色看,绝不是新近的事儿。只是藤椅一直放在屋里,不到阳光下,一切都看不到这么明显。

  曾玉裳这么讲究的人,怎么会容忍一张有窟窿的藤椅。这明显不符合逻辑啊!

  何小曼不禁疑惑,曾玉裳的生活,真的是表面看上去那么优越吗?

  之前她接近曾玉裳,纯粹只是因为很想租下武青路79号的一隅。这块地方这么大,完全可以僻个小院落出来,而且有单独的小拱门直通街外,绝不会影响到整个曾家花园的怡美。

  但曾玉裳态度坚定,似乎没的谈,何小曼倒又觉得,风物长宜放眼量,不必拘于一时得失,跟曾玉裳这样有见识的人交往,本身就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儿。

  但她想了那么多,唯独没有想过曾玉裳是靠什么维持这看上去极为优渥的生活。

  在C州,那个正在劳动教养的向丽娜,同样出自显赫人家,而且据何小曼所知,家中也同样有带花园的洋楼,而她的家庭当前的社会地位比之形单影只的曾玉裳,只高不低,但向丽娜也并非全然锦衣玉食。

  曾玉裳可是全然没有收入的人啊!

  她靠什么生活?

  这念头既然一起,何小曼再看曾玉裳,就不如之前那样泰然。

  她知道这些曾经显赫过的人家,是掉不下那些排场和派头的。这远非简单的虚荣可以解释,而是内心对于身份的坚持。比如古时的读书人,穷得连饭都吃不起,也必定要穿着长衫,哪怕那长衫千疮百孔。

  更别说如曾玉裳那样,曾经活成武青路上的传说,而且这传说,已经历经数十年,依然屹立不倒。

  曾玉裳全然不知何小曼的内心正百转千回,她轻声细语,悠悠地说着古诗词里那些和菊花有关、有秋色有关的诗句,有些是何小曼听过的,有些却是全然陌生的。

  而后又说到《红楼梦》里的菊花起社与螃蟹宴,亦正是在这样的时节、这样的景致。若再较真一些,即使是那书里的故事地点,只怕也离S市相去不远。

  何小曼偶尔应合几句,纵然在古典文学上素养稍有欠缺,但作为一个聆听者,她已是足够了。这个年代经历了“读书无用论”,能如何小曼这样言之有物的年轻人已是不多,有耐心坐在这里听曾玉裳娓娓道来的,更是可遇不可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本站即将关闭,请

  ,截图二维码识别即可!

  我们的APP即将更换版本,请

  ,截图二维码识别即可!

  请

  ,点击图片即可下载,如果无法下载请截图后识别二维码O(∩_∩

  请

  ,点击图片即可下载,如果无法下载请截图后识别二维码

  本站即将关闭,请

  ,截图二维码识别即可!

  我们的APP即将更换版本,请

  ,截图二维码识别即可!

  喜欢重生纺织厂花请大家收藏:重生纺织厂花夜读库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