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5章 毛淡棉_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距离港口不是太远。人们还是能够看到有人在那座岛屿上面施工。

  通过那高耸的脚手架,可以看出那些人在修筑一座巨大的要塞。

  缅甸人收复了这里自然要建设防御工事。

  大家对此一点都不奇怪。

  缅甸人占领这里之后,没有一户华人的商铺受到侵害,当地的华人反而处处受到优待。

  被蒙在鼓里的华人自然是感到奇怪,这些缅甸人原来可不是这样的,毛淡棉的华商受到欺压甚至抢劫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就是后来统治这里的英国人都要比缅甸人要好一些。

  他们不知道此时丹那地区摆话的已经是复兴军了。

  现在还留在这里的缅甸军队只是复兴军雇佣的。

  他们被摆在明面上负责当地的治安,维护当地最基本的统治秩序。

  “黄头,这次弟兄们都要被使唤成牲口了,哪有工期催的这么紧的啊。”一名手下抱怨道。

  “有这时间抱怨还不如赶紧干活,英国人的大舰队已经到印度了,不快点,能行吗?不然他们打过来我们拿什么挡呢!”黄启明说道。

  虽然他也是个军官,但是实际上他更像是一个工头。

  穿着军装的工头。

  黄启明带着人沿着怒江顺江而下。直接就到了比卢岛。

  先一步到这里的复兴军官员已经帮他提前做过清场。

  这个岛屿的位置非常的好。原本英国人就已经在这里建造了一座简易炮台。

  这说明他们也看好了这个岛屿的位置。

  事实正是如此,在这座岛屿上修建一座大型的炮台,完全可以将整个港口给保护起来。

  这样复兴军在印度洋这里就有了一个安全稳定的出海口了。

  这相当于在英国人的后方安插一根钉子了。

  英国人觉得自己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就完全挡住了复兴军进入印度洋的通道。

  复兴军不准备跟他们正面对抗,那就反其道而行之,我也在你的后面插钉子。

  到时候,复兴军的金龙旗在这里飘扬起来的时候,不知道大英帝国会作何感想。

  黄启明每天都会绕着这个要塞转上几圈。

  这是一座全混凝土结构的要塞。

  为了建造这座要塞,复兴军不仅仅大老远将黄启明这支专业的工程兵队伍给调了过来。

  同时还在怒江的上游寻址建造了专门的采石场以及水泥厂。

  工厂的位置在掸邦高原,那里有符合条件的石灰石和花岗岩产地。

  两个工厂日夜不停地生产才能够满足要塞的需要,可想而知这个要塞有多么的巨大。

  其外侧的水泥墙壁达到了两米厚,而且采用了倾斜结构,防弹的效果更好。

  以往的要塞炮台大部分都还是采用露天摆放的方式。

  这主要是因为火炮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还没有更加坚固的材料可以用来将火炮给围起来。

  但是现在有了钢筋混凝土之后。就可以给炮台上的火炮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