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1章 服务行业的寒冬_重回201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做生意还真得明算账。

  何况人总要面子,对方即使要借钱也可以通过欧阳雪,不至于亲自出面吧。

  “不是借钱,应该是资金有压力,想缓一段时间。”

  这些做工程的,尤其是私人性质的,你真不用指望他们的资金会按时到账。

  “小苏啊,是这样的。如今你们公司的发展速度很快,我在想要不将度假村的股份出售一些给你吧。”

  后生可畏!欧阳振华有些感慨。

  这才一年多时间,双方之间的地位似乎发生了天翻地覆地变化。

  他犹记得去年新年的时候,自己还是以一个长者或者前辈的心态,指导着苏泽自己经营公司要注意哪些方方面面的事情。

  欧阳振华简直觉得自己是在女婿面前班门弄斧!

  “如今你的股份是33%吧?”

  “对!”

  “要不到我再出售16%给你?”

  “可以啊,伯父你想卖我多少就行。”苏泽爽朗笑道。

  如果换作其他人,苏泽多半趁机会要18%,至少也得17%啊,大家股份对半开,以后谁听谁的,但凭本事。

  可这一次鉴于对方的特殊身份,这种趁火打劫的行为他是很难做出来的。

  在一年半之前,他们之所以划定是1:2的占股,是有着各方面的原因。

  首先苏泽这边因为处于创业的起步阶段,手里的流动资金实在有限;而当时的欧阳振华,可以说是意气风发,又以有着前辈的身份,所以在股权划分时占了比较大的优势。

  不过许多生意人,哪怕你生意做得再大,公司的效益也往往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息息相关。

  仅仅一年半时间,原本火爆的酒店服务行业,效益大幅度降低,人气下滑十分严重。

  在公款吃喝合理的年代,许多一二线城市建造了太多星级酒店,当时形势真是一片大好。

  你只要将高档酒店盖起来了,那就等着数钱的日子。

  而在八项规定出台,并被高效执行后,这么多琳琅满目地酒店数量,显然已经远远超过了市场原有的饱和度。

  在市场规律当中,有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铁则,当产品数量超过饱和度时,就会引来一轮残酷的洗牌,优胜劣汰。

  “寒冬将至,要活下去。”

  这是业内不少老板的心声,包括欧阳振华。

  “伯父,我问件事,反正也是自家人。”

  “嗯,你问。”

  “你手里的两家五星级酒店,最近效益如何,有亏损吗?”

  一个人坐拥两家五星级酒店,这无论放在哪里都是脸上有光的一件事。

  如果不是苏泽当时好言点醒,这家伙还准备在临州再造一家来着,当时那是何等的风光。

  只要能从银行贷到款,这高档酒店就准备一直造下去。

  用营收来还贷,而自己可以拿分红和工资,酒店还是自己的固定资产,又会不断升值。

  这简直是一举三得,也是许多老板惯用的手段。

  然而,市场形式不可能永远一成不变,能看清的人很少,即使那些身价上亿的老板。

  哪怕曾经富可敌国,多次问鼎首富的王老板,也会在马国项目当中,走了一步错棋,遭遇巨大滑铁卢。

  何况那些普通的富豪?

  “小苏是自己人,我就实话实说吧。沪都的这家目前勉强收支平衡,而莞城那家稍许盈利,不过和去年相比完全是两种境地。”

  ……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