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 长河落日 第二十四节_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承制”圣旨,袁绍得到了大义,指挥讨董大军攻打洛阳。当时,李弘手里的这份遗诏如果在皇甫嵩手上,或者在朱俊手上,情况会完全不一样。

  但可惜的是,这份遗诏在李弘手上,李弘虽然功勋显赫,但资历和声望不足,无法承载遗诏所赋予的权力。

  最后,天下形势彻底失控。董卓挟持皇帝,坚守于关洛。袁绍拿着承制诏书,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讨董大战。

  李弘则把遗诏放在怀里,困守于北疆,踌躇不前,一筹莫展。长公主千里迢迢赶到北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李弘的困境。

  张温等七位老大臣赶到晋阳,帮助长公主竖起了

  “重振社稷”的大旗后,这份遗诏才算发挥作用,这份遗诏所蕴含的权柄才和李弘所拥有的武力开始逐步结合。

  十四年过去了,李弘功勋更加显赫,而李弘的资历和声望也达到了顶点。

  他不但可以承载这份遗诏所赋予的权力,而且还能把它的威力发挥到极致。

  如今,李弘拥有遗诏所赋予的全部权柄,而且这个权柄和他手中的兵权完全结合,权势倾天。

  李弘拥有这份权柄的前提是承载中兴社稷的重任,在这个大前提下,就算他竭尽全力扶持长公主和当今天子,不惜一切代价重建皇权威仪,也不过是他中兴社稷的重任之一。

  因此,只要李弘说社稷没有中兴,他就可以继续执掌国政,而长公主和天子也就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拥有权柄。

  现在回头去看看,这些年,李弘在朝堂上屡屡退让,但他的权势不但没有减损,反而越来越强大了。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随着他在朝堂上的退让,他的声望也在增加,他的声望越大,威信越大,号召力越大,随之而来的是这份遗诏所给予他的权力也越大。

  试想一下,凭李弘现在的声望,凭皇权沦落的今天,凭天下动荡不安的形势,他即使没有官职,没有军队,对他的实力又有多大损失?

  他只要拿出这份遗诏,只要打出中兴社稷的旗号,只要登高一呼,还不是响者云集?

  如何制约李弘的这个权柄?没有办法制约。社稷存亡,都在李弘的一念之间。

  如何解除李弘的这个权柄?李弘死了,这个权柄就没了。或者李弘主动交还遗诏,把这个权柄还给天子。

  或者皇权强大,天子依靠强大的皇权强行剥夺李弘这个权柄。李弘对大汉忠心耿耿,对权柄也不贪婪,他在朝堂上步步退让,把他强大的权柄巧妙地掩藏在兵权之下,这让很多文武大臣遗忘了这道遗诏,甚至直接忽略了这道遗诏所赋予他的权力。

  人们直觉地以为大将军的权柄都来自于他强悍的武力,来自于他的兵权,来自于他对军队的控制。

  但有人却把目光一直牢牢盯在这道遗诏上,一直试图夺回李弘的权柄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