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观量派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火腿,油煎鲫鱼,花胶,猪骨,鸡骨,樱桃酱,各类干菇,发笋干熬出的底汤。

  食材则盛放在一种名叫“镂装花盘架车儿”的金字塔形架子上,架子镂出各种花纹,四壁镶嵌黄铜,外面用丝绸和彩线精心缠绕,各种食材用小银盘盛着,放在每一层上面,非常赏心悦目。

  蘸料就是简单的韭菜花香油酱加咸盐。

  这不是大宋老式火锅,而是新式的苏家白锅,被王家盗版了。

  炙肉也改版了,从薄油变成了如牛排那般的香煎款式,生菜夹上码味香煎的五花,外加一片蒜,再来上一杯在外头冻得冰凉的凉茶,现在在大宋最流行。

  几个公主大病初愈,当然架不住这样挑战生理极限的吃法,所以她们那边用的是海鲜粥底锅子,清淡鲜香,吃完还可以来一碗海鲜粥养胃。

  大家都挽起了袖子,不过苏油是在从事烤肉,打蘸碟之类的工作,王师约,张敦礼,大小苏玩射箭。

  帘子撩起来,外边五十步外立着几个靶子,王师约引弓,松手,长箭飞出,前半段没入了靶子正中心。

  “彩!”众人都是轰然叫好。

  君子六艺,大宋的读书人,在学宫里都要过射这一关。

  因此不少的文进士,如陈尧咨,包拯,王师约,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挂上弓囊,才知道苏油取法于后世蒙古骑兵挤压式箭囊的好处。

  箭囊很小,有点像一个小书包。

  长箭在箭囊中的部分,只有长度的四分之一。

  内层用的三层地丁胶片,长箭分两排插入其中后,因为两层胶片的挤压和摩擦,即便是纵马奔驰,长箭都插得极稳,不用如现在的普通箭囊一样,担心被抖落出来。

  还有个好处就是箭囊短小,取箭时箭头在箭囊中的行程,比以往短了三分之二,取箭的速度就快了三分之二。

  不要小看这三分之二,性命相搏的时候,一点点时间差异,就是生与死的区别。

  王师约箭囊最外层还是真皮烫花的,装饰了金银丝和宝石,华贵非凡。

  徐国公主年纪最大,性子沉稳,没什么爱好,唯一的爱好就是置产经营。

  因此徐国公主的资产比其他两位公主多得多。

  长姊如母,两位公主平日里除了受到姐姐的教训,也没少接受姐姐的馈赠。痛并快乐着。

  苏油一边拿着夹子翻动烤肉,一边观察他们射箭。

  苏辙的箭法,只是在水准之上,比王师约还是差了不止一筹。

  反倒是大苏让苏油吃了一惊:“子瞻你何时这么厉害了?!”

  苏轼得意洋洋:“孟子曰:‘仁者如射,发而不中,反求诸身。’吾尝学射矣,始也心志于中,目存乎鹄,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其一中者,幸也。”

  “有善射者,教吾反求诸身,手持权衡,足蹈规矩,四肢百体,皆有法焉。”

  “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