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软模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舜举看着玻璃杯中清澈到极致的玫瑰色葡萄酒有些发怔:“明……明润,这酒,送宫里没有……”

  果酒在大宋并不太流行,因为容易变质容易坏,而且沉淀太多,品相太差。

  但是这些问题并非不能解决,蜀中现在光澄清剂都有好些种,除了水玻璃和盐酸硫酸搞出来的孔状硅胶粒,还有鞣酸。

  蜀中低度的清酒其实也是这么弄出来的。

  苏油笑道:“李公尽管畅饮,这其实就是用蕃人的葡萄酒,经过过滤等工艺之后得到的。今日就是试试,如果觉得不错,那就由李公和高使相呈进好了。”

  李舜举就叹气:“可又生受明润了……”

  苏油说道:“边吃边聊吧。”

  席间话题也很多,美食自然是让大家赞不绝口,军政方面也同样不少。

  李舜举一直以文臣自居,尝了一碗汽锅鸡汤,才对苏油说道:“既然明润坚持住在这里,我觉得也挺好的,那就不劝了。不过李济跟我说了几次,学宫建成之后,明润还没有去过,河西士子都盼着明润去开讲呢。”

  苏油笑道:“我也不是不去,而是在等一件宝贝,有了那样宝贝,我才能够给兴州学宫送上一件大礼。”

  “哦?”李舜举不禁好奇:“却是什么东西?”

  苏油得意极了:“成都学宫蜀刻十三经!”

  李舜举有些惊讶:“一千多块碑,就算复刻,你从蜀中运过来?”

  苏油举着筷子:“先吃饭,吃完给李公看个戏法。”

  吃过饭,大家来到操场,操场上已经用松木条钉出了很多矩形的木框。

  沈括命人从库房里抬出一些大木箱子,打开来,里边是一些黄色的板材。

  但是非常神奇的是,这些板材都是软的,上边布满了凸起的字迹。

  李舜举大惊:“这……这是怎么弄出来的?”

  苏油笑道:“李公应该见识过地丁胶吧,河西第一季地丁胶草收成下来之后,我便送了一部分到蜀中。”

  “蜀中学宫在青羊观的帮助下,将十三经全部翻成了胶模。”

  说话间,沈括已经指挥工人将胶模型放到了木框底部,然后开始用水泥浆浇灌。

  同时拿木槌在边框敲击,让气泡溢出。

  浇到一半,又在灰浆上铺上铁网加固,之后再次将木框浇满。

  这个法子非常迅速,不多时,操场上已经摆上了几百个灌注了水泥的木框。

  李舜举袖子都在颤抖:“这个……明润,我大宋各州各路……”

  水泥在大宋的运用已经非常的普遍了,如今除了后世的贵州地区,现在的黔州,矩州,乌蒙一带还没有外,其它地方,都已经在使用了。

  有了方便携带,不易碎裂,重量能够接受的地丁胶经碑软模,十三经完全可以在天下三百军州都树立起来。

  尤其是偏远如南海四郡,澹耳,甚至新宋洲,对于汉字传播具有无可估量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