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一零章 伐心_国之大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个时间段可以说是俄国大兵最勇猛的时间,一开始还是个人的单独行为,后来看看人太多,一个人抢吃亏,俄国人都成建制的过来。

  那场景就像是美式的橄榄球比赛一样,随着中国人把馒头往地上一放,那些俄国人就如同那些奋不顾身的球手,拼命的往上冲,真动家伙打人!

  另外在馒头框底下杨司令还会塞一些传单,用俄语写的,这些传单没什么意义,无外乎就是对那些俄国士兵说,不要再给沙皇卖命了,不要再听你们上官的驱使了,你们的老婆孩子还在家里等着你们呢。

  在俄国人军事上面临困境,士兵们已经对战争感觉到有些绝望的时候,这些手段发挥的作用是相当的明显,每天都有大量的俄国士兵跑过来投降,从他们的嘴里杨小林知道,自己那些馒头在俄国部队中引发了的血案已经不是一起两起了。

  老毛子为了抢夺馒头是不留手的,抢夺的时候被打伤的俄国士兵本就不少,而事后寻仇的屡见不鲜,甚至还发生了有两个连队因为这事情相互约占对方。

  基伶斯基虽然想控制这样的局面,他下令让那些军官们带人负责把那些馒头给拿回来,然后按人头分配。可惜俄国士兵现在不相信他们的军官,他们认为这些食物一旦到了那帮军官的手里,自己也许连渣渣都见不到。

  杨小林相信,当自己干掉了施特塞尔兵团之后,用不了多长时间,基伶斯基身边那几十万大军就会瓦解。

  施特塞尔那里的进展十分的顺利,击败他已经不是任何问题,甚至在时间上肯定要比要杨小林预计的提前许多,可现在的问题是杨小林想让施特塞尔投降,他每天都让载涛给施特塞尔送信,只要俄国部队投降,自己保证他们的待遇。

  这也为能更顺利的干掉基伶斯基做工作,虽然杨司令手里已经有了一个阿克波利尔,但是战场上一个司令官被俘还是主动投降的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阿克波利尔是力尽被俘,虽然远东集团军被全歼了,可是他们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而投降不同,将军的投降往往意味着他们已经战争失去了希望,其产生的效果等于是直接向敌人和自己的士兵宣告:“我们已经没有希望了,我们是必将失败的一方。”

  那么广大的普通士兵和一般将领更不会在身陷恐怖战场的情况下英勇奋战。

  基伶斯基身边俄国士兵还有五十多万呢,如果真的让他们还对战争抱有希望,让他们还有拼杀的勇气的话,这五十多万人每人那根木棍跟中国部队拼命,也会给中国方面造成不小的损失。

  杨小林现在对于胜利坚信不疑,他已经在计划下一步怎么走了,自然不愿意为一场没有悬念战斗流太多的鲜血。就像对袁世凯一样,杨小林已经计划好干掉老袁和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